自從進入網路化時代後,國內有關本土教育的網路資源非常多,既有政府單位建置的,也有民間機構或個人設立的,反映臺灣社會對於本土的關心與情感。
由於本土教育的網路資源繁多,因此我們在「本土教育資源中心」網頁的「相關網站」,以及這裡的「本土教育相關網站」做了以下的規劃,
以上的本土教育相關網路資源仍會持續收集並增補,也歡迎各位使用者如有推薦的資源,可以透過電子郵件:herc@mail.ntl.edu.tw,與我們聯絡。
March 24, 2021
「本土教育資源資料庫」的內容除了部分是國立臺灣圖書館的館藏舊籍外,其他皆是透過本土教育資源徵集與授權而來的數位化資料。現階段本土教育資源徵集的說明可以參考以下「本土教育資源中心」的網頁,
歡迎各機關 (構) 或團體 (作者) 踴躍提供本土教育資源予國立臺灣圖書館
或是如果您有以下與本土教育相關的資料願意授權,
除了可以利用「本土教育資源中心」網頁的說明聯絡負責人外,也可以透過電子郵件:herc@mail.ntl.edu.tw,聯繫我們。
March 24, 2021
「本土教育資源資料庫」雖然在規劃上以收納並數位化戰後至今的本土教育相關資料為主,然而,在戰前,特別是日治時期也有為數不少的鄉土教育相關資料,例如學校教育中的「鄉土讀本」,或是地方街庄發行的「鄉土誌」等;其中部分本館的「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」已經收錄,尚未收錄的部分則由「本土教育資源資料庫」數位化。
在研究上,藉由時期區分本土∕鄉土教育資料的範圍與特性,是一種不得不然的作法;然而,從戰前到戰後,本土研究或本土∕鄉土教育有一定程度的延續性,相關資源也不會僅限於學校或官方的出版品,因此未來只要是與本土教育資源有關的資料,我們都將盡可能納入「本土教育資源資料庫」的收納範圍。
March 24, 2021
國立臺灣圖書館(以下簡稱本館)創建於1914年,典藏豐富的日治時期臺灣學研究資料;因此,本館「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」等資料庫的數位化內容主要以館藏日治時期資料為主,以部分戰後資料為輔,例如「臺灣政經資料庫」。
臺灣的本土化運動約在90年代前後勃興,鄉土∕本土教育也約莫在同時期興起。不過,鑑於長久以來對於本土化運動與鄉土∕本土教育的相關資料缺乏專責單位梳理、彙整,因此教育部依據「本土教育實施方案」規劃由本館籌設「本土教育資源中心」,並建置「本土教育資源資料庫」,負責整理、徵集與數位化本土教育相關資料。
若以時期分,「本土教育資源資料庫」收納與數位化的資料內容相較於「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」等資料庫,是比較近期,並且偏重於戰後至今;若以性質分,「本土教育資源資料庫」將偏重於教育領域,與「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」等資料庫偏重於學術,略有不同;若以資料的類型分,「本土教育資源資料庫」收納的範圍將擴及教案、教材、教學成果有助於高中以下教師實踐本土教育的資源,不限於出版品、文獻等。
March 24, 20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