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選單切換
回首頁
網站導覽
最新消息
類型瀏覽
常見問題
意見箱
本土教育相關網站
《在地》
登入
回首頁
網站導覽
您好,歡迎您的使用!
:::
首頁
/全文瀏覽
題名:台灣地區外少數民族教育政策研究(二)
原系統編號:herd2021-bk-ccl_529_49_1715_v2_1992
目次可連結之章節內文影像包含紅體字章節在內
封面
書名頁
部長序 [毛高文]
執行秘書序 [吳清基]
目次
第一章 緒論 p.1
壹、研究緣起與目的 p.1~2
貳、研究方法與流程 p.2~5
參、研究侷限與可能之貢獻 p.5
第二章 內蒙古地區教育政策之探討 p.6
壹、歷史沿革及地理位置 p.6~8
貳、中共少數民族政策之演變 p.8~10
參、內蒙古學校行政制度 p.10
肆、相關法規及政策 p.11
伍、學制及辦學形式 p.12~20
陸、師資及教師待遇 p.21~23
柒、課程及教材 p.24~25
捌、教育經費 p.26
玖、其他 p.26~27
拾、內蒙教育措施之特色 p.27~28
拾壹、內蒙教育措施之缺失及問題 p.29~30
拾貳、研究發現 p.30
第三章 東南亞地區華人教育政策之探討 p.31
壹、前言(研究範圍之界定) p.31~38
貳、馬來西亞華人教育政策 p.38~52
參、新加坡華人教育政策 p.53~78
第四章 香港華人教育政策之探討:調景嶺地區之探討 p.79
壹、前言 p.79
貳、調景嶺的歷史沿革及地理位置 p.80~82
參、當地政府、台灣及國際的態度 p.82~83
肆、教育發展實況 p.84~86
伍、現行學制 p.86~88
陸、教育經費 p.88
柒、師資及待遇 p.88~89
捌、課程及教材 p.89
玖、畢業生升學情形 p.89~90
拾、研究發現 p.90~92
第五章 加拿大印第安人教育政策的探討 p.93
壹、民族簡介 p.93
貳、教育發展情況 p.94~95
參、教育政策及措施 p.95~96
肆、學制及辦學形式 p.96~97
伍、師資 p.97
陸、課程及教材 p.97
柒、經費 p.98~99
捌、印第安人教育迅速發展的原因 p.100
玖、研究發現 p.100~101
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p.102
壹、內蒙地區 p.102~108
貳、馬來西亞 p.108~114
參、新加坡 p.115~119
肆、香港華人:調景嶺地區 p.120~123
伍、有待回答之相關課題探討:代結語 p.124~126
參考書目 p.127
一、中國少數民族教育資料部份 p.127~132
二、東南亞少數民族教育資料部份 p.132~134
三、美加印地安人少數民族教育資料部份 p.135~136
四、其他參考資料部份 p.136
附錄一 中國大陸少數民族之教育 p.137
壹、少數民族簡介 p.137~138
貳、有關少數民族的政策 p.139~140
參、教育結構 p.140
肆、初等及中學教育 p.141~142
伍、高等教育 p.142~144
陸、持續存在的問題 p.144~145
附錄二 中共教育之發展:地區及種族性的差異 p.146
壹、不同地區的教育發展(請參見表一) p.146、148
貳、不同種族的教育發展(請參見表二) p.147、149
附錄三 北京的教育思想與政策 p.150
壹、前言 p.150
貳、意識形態及歷史上的因素 p.150~151
參、一九七六年前中共的教育形式 p.151~152
肆、北平教育原則及教育政策的特徵 p.153
伍、如何鬆弛黨和知識份子間的緊張 p.153~154
附錄四 多元文化社會的教育 p.155~160
附錄五 美國的多元民族教育 p.161
多元民族教育的目的 p.161~164
融爐(The Melting Pot) p.165
沙拉拼盤:多元文化論 p.166~167
新文化多元論 p.167~168
多元教育:實施與面臨的問題 p.168~169
對無言的抗議之計畫(Programs to Silence Protest) p.169
兒童學習他們如何生活 p.170~171
平等對待 p.171~172
我們和他們 p.172~175
英雄與假期 p.175~177
美國印第安人之圓錐帳篷和Chitlins p.177~178
多元民族教育:自然法則與契約 p.178~181
多元民族學校的特性:民族多元文化論之哲學 p.182~184
多元民族學校的職員 p.184~186
多元民族觀點 p.186~190
相互規範概念論課程 p.190~191
民族學生的語言特性 p.191~193
多元民族測驗 p.193~194
後記 p.194~195
附錄六 印第安教育國家諮詢評議會:致美國國會首次年度報告「我們不想擁有和別人同樣的生存權利」 p.196~198
目錄 p.198~201
引言 p.202~203
第一項建議 p.203~208
第二項建議 p.208~211
第三項建議 p.212~216
第四項建議 p.217~219
第五項建議 p.219~225
印第安國家諮詢評論會目標與目的之執行計劃 p.225~244
附錄七 傑出的華裔人才及一般華人的社會經濟地位 p.245
壹、北美華人人口結構的改變 p.245~248
貳、北美洲傑出華人之介紹 p.248~251
參、勞工階級概況 p.251~252
肆、總結 p.252~253
伍、問題討論 p.253
附錄八 北美洲的華人與華裔(二):由歧視至平等,由排斥至開放 p.254
壹、美加對華人移民的限制與排斥 p.254~256
貳、北美對華人移民逐漸開放之情況 p.256~258
參、北美洲華人經濟地位之描述 p.258~259
肆、變遷中的中國城 p.259~261
伍、問題討論 p.261
版權頁
封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