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選單切換
回首頁
網站導覽
最新消息
類型瀏覽
常見問題
意見箱
本土教育相關網站
《在地》
登入
回首頁
網站導覽
您好,歡迎您的使用!
:::
首頁
/全文瀏覽
題名:思土思民 跨足國土計畫紀實
原系統編號:herd2021-bk-ccl_553_11_5732_108_2019
目次可連結之章節內文影像包含紅體字章節在內
封面
書名頁
[圖] 嘉南地區水利設施現勘
[圖] 拜訪台南土溝
[圖] 訪察屏東林邊鄉
目錄
前言 p.23~24
寫在出發之前:序 p.25
漫漫長路的期待 [邱文彥] p.25~27
龐雜與簡約:國土計畫的專業參與及民眾參與 [林盛豐] p.28~31
行動起來才會有進度 [於幼華] p.32
第一步 國土永續:法的歷程與挑戰 p.33
篇一、催生國土計畫法 p.33~34
回溯催生過程 [邱文彥] p.35~37
發展與管制雙軌制 [華昌宜] p.38~40
全面思考鄉村與農業永續 [林國慶] p.41~43
資訊公開透明 加速國土復育計畫 [田秋堇] p.44~45
保障原民土地所有權的使用 [鄭天財] p.46~47
面對政府治理及國土容受力的真相 [李鴻源] p.48~50
採原則性機制、程序正義、滾動檢討 [陳伸賢] p.51~53
強化民眾參與 縮短實質城鄉差距 [詹順貴] p.54~56
調整國土計畫中海洋的空間概念 [胡念祖] p.57~59
建立國土空間秩序與機制 [林盛豐] p.60~61
行政機關回應 p.61~63
篇二、國土計畫法啟動 p.64~65
國土法銜接整備 [邱文彥] p.66~67
國發會統合 肩負轉軌成敗 [林盛豐] p.68~69
均衡發展與執行上的挑戰 [郭翡玉] p.70~72
國土功能分區 轉換、劃設是重點 [陳繼鳴] p.73~74
分區圖攸關所有權公開公告 [蔡玉滿] p.75~77
執行管理明確化 協商機制細緻化 [陳伸賢] p.78~79
前瞻與專業 為國家方向機制定調 [李鴻源] p.80~82
行政分工 機制明朗 智庫中立 [華昌宜] p.83~84
開發許可制 使用許可制 大變革 [李永展] p.85~87
時代腳步上 遠景 專業 共識 [劉欣蓉] p.88~89
篇三、由國土計劃看前瞻基礎建設 p.90~91
國際經濟情勢動盪 前瞻需上位思考 [薛琦] p.92~94
前瞻就是國土規劃通盤檢討 [李鴻源] p.95~98
前瞻計畫結合科技人文 打造未來二十年願景 [毛治國] p.99~102
強化基礎建設 提升台灣競爭力 [曾旭正] p.103~105
政府避免成為障礙 前瞻不需急就章 [蘇煥智] p.106~109
透過城鎮之心 提升縣市主體性 [林盛豐] p.110~112
即使條例通過 預算嚴審把關 [曾巨威] p.113~115
篇四、國土計畫追蹤算帳 p.116~117
國土規劃及氣候變遷 [余範英、邱文彥] p.118~119
開發到管理 部門規劃、地方治理 [ 陳繼鳴] p.120~123
國土法轉軌漏洞與建議 [楊重信] p.124~127
決策政治與規劃文化 [黃書禮] p.128~130
上位願景與承擔 支撐機制轉軌 [林盛豐] p.131~133
納入公民訴訟條款 全民監督 [詹順貴] p.134~135
面對自然 人不能勝天 [賴建信] p.136~138
清點農地質與量 推短中長程措施 [陳吉仲] p.139~142
影響國土規劃:違建、前瞻、土地徵收 [曾旭正] p.143~144
公民團體建議 p.145
第二步:擁抱家園-韌性城市與高齡社會 p.146
篇五、高雄氣爆餘生 重建韌性城市 p.146~147
FEMA案例與防災整合體制 [李鴻源] p.148~153
檢視氣爆與石化工安 [沈世宏] p.154~157
石化產業與高雄願景 [沈健全] p.158~160
韌性都市概念與落實 [陳亮全] p.161~165
永續都市盤整規劃案例 [陸曉筠] p.166~169
篇六、地震頻傳 都更防災演義 p.170~171
地震帶上思索韌性應變 [邱文彥] p.172~173
即時地震預警上線 [蕭乃祺] p.174~175
減災需都更及複合對應 [鍾立來] p.176~177
「情境導向」防災早該啓動 [陳亮全] p.178~180
行政程序和居住正義 端視整合意願 [ 陳伸賢] p.181~182
都更方向策略 安全不可偏廢 [張溫德] p.183~185
地震防、救策略 研習成長 [李清安] p.186~188
推動多元都更 適性角色發揮 [張金鶚] p.189~191
城市治理的韌性與永續 [洪啟東] p.192~194
面對容受力 成立防災專責 [李鴻源] p.195~196
公部門回應 p.197~199
篇七、當你老了回首家園 p.200~201
營造活躍、健康老化 銀色經濟環境 [邱淑媞] p.202~206
集體長壽急增下 政策因時制宜 [陳亮恭] p.207~211
高齡社會 科技因應、社造協力 [黃榮村] p.212~214
補強交通規劃 由老人需求思考 [濮大威] p.215~217
因應高齡社會乃歷史性挑戰 [曾旭正] p.218~220
三層老年經濟安全:社會保險、職業保險、個人儲蓄 [胡勝正] p.221~222
篇八、一起回家 看後山原鄉 p.223~224
前言 [邱文彥] p.225~226
金山倡議 農地農用 與候鳥同棲 [邱銘源] p.227~229
返鄉歸田 天生地養 [賴榮孝] p.230~232
注入文化質變 活躍老化新家 [楊玉平] p.233~235
談原住民健康照顧 建言社區長照 [陳士章] p.236~238
助花東父老 救偏鄉交通 [褚志鵬] p.239~241
智慧韌性農村社區 需三造四助 [李永展] p.242~244
盤點統合需心力 配置資源要有效 [吳肖琪] p.245~247
農村老化嚴峻 超高齡社會:田園將蕪胡不歸 [蘇煥智] p.248~250
活絡產業 調整政策 農村回春 青農回鄉 [曹啟鴻] p.251~253
篇九、檢視高齡社會 再造宜居家園 p.254~255
面對年金改革 步入老化少子化 [林萬億] p.256~261
城鄉空間結構 應生活方式調整 [曾旭正] p.262~264
扶老攜幼 善用既有資源 [邱淑媞] p.265~268
退撫基金財務窘境非一日造成 [朱雲鵬] p.269~272
引進市場機制 進入長照體系 [龔則立] p.273~276
投資產業建設新農村、新農業、新農民 [ 林盛豐] p.277~278
第三步:重建再生-都市更新、都市計畫 p.279
篇十、全國國土計畫 可預見的困境與挑戰 p.279~280
前言 [黃書禮] p.281~282
國土計畫關鍵在於整合 [陳繼鳴] p.283~286
總量管制 釐清部門計畫空間規範 [林盛豐] p.287~289
盤點農地問題 打造農村三生發展 [陳吉仲] p.290~292
治水建立暴雨水管理 處置環境、農地違規 [楊重信] p.293~295
檢討環評 補足海洋缺口 國土規劃攸關政局政治 [邱文彥] p.296~297
專家學者迴響 p.298~300
公部門回應 p.301~305
結語 [曾旭正] p.306
篇十一、探究都更失靈 癥結與省思 p.307~308
前言 [余範英] p.309~310
沿革中檢視都更政策、審議效率 [ 邊泰明] p.311~314
非計畫性增量的容積 恐違背公平合理 [賴宗裕] p.315~318
都更凌駕都計為人詬病 追求目標本一致 [ 李欽漢] p.319~322
臺日都更機制比較、建言 [何芳子] p.323~327
糾正行政怠惰 建立都更公私夥伴模式 [ 楊重信] p.328~332
落實細部計畫 著手目的性調查通檢 [ 林盛豐] p.333
討論語回應 p.334~335
篇十二、後工業化台灣都市計畫法的大挑戰與跨越 p.336~337
都市計畫擬定與通盤檢討 [邊泰明] p.338~341
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審核及大眾參與探討:以新北市為例 [金家禾] p.342~345
都市計畫開發制度與實踐 [李得全] p.346~351
司法院都市計畫違法審查訴訟的執行與規劃制度衝擊 [周志龍] p.352
與談 p.353~357
討論迴響 p.358~359
後記 p.360~361
基金會活動與國土計畫法歷程 p.362~363
版權頁
封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