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選單切換
回首頁
網站導覽
最新消息
類型瀏覽
常見問題
意見箱
本土教育相關網站
《在地》
登入
回首頁
網站導覽
您好,歡迎您的使用!
:::
首頁
/全文瀏覽
題名:吟唱臺灣史
原系統編號:herd2021-bk-ccl_539_133_2663_92_2003
目次可連結之章節內文影像包含紅體字章節在內
封面
封面裡
序 敲響文化鐘聲 [吳樹民、吳國禎] p.2~3
目錄 p.4~7
[圖] p.8~13
第一章 歷史舞台的早期曲韻 p.14~16
一 想起母囝的運命:傳唱至今的民謠 p.17~28
歌謠人物 p.29~34
二 人講台灣光景好:清據時期的社會寫真 p.35~46
歌謠人物 p.47~65
第二章 日據半世紀的新声音 p.66~68
一 離開這久的台灣:日據下的台灣人命運 p.69~82
歌謠人物 p.83~86
二 春天花,吐清芳:創作流行歌曲的新生 p.87~98
歌謠人物 p.99~107
第三章 戰後的政治歌曲 p.108~110
一 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:愛國歌曲的多種面具 p.111~122
歌謠人物 p.123~129
二 純白是自由民主光明:台灣運動歌聲漸響 p.130~144
歌謠人物 p.145~153
第四章 社會流行歌曲与情歌 p.154~156
一 不願擱鼻田莊土味:工業社會的響亮歌聲 p.157~171
歌謠人物 p.172~181
二 愛神的箭射向何方:情人的戀愛歌聲 p.182~193
歌謠人物 p.194~205
第五章 現代的戲劇歌曲 p.206~208
一 文雅幼秀,歡喜學風流:尋索布袋戲的歌聲 p.209~220
歌謠人物 p.221~225
二 團結地方各莊頭:連續劇主題曲的俠義傳統 p.226~338
歌謠人物 p.239~249
第六章 p.250
附錄(一) 時代心聲:戰後二十年的台灣歌謠與台灣的政治和社會 [李筱峰] p.251~252
一 前言 p.253
二 一頭熱的歡迎歌聲 p.254~256
三 經濟蕭條中的社會底層心聲 p.256~262
四 療傷撫痛的心靈慰藉 p.262~266
五 五〇年代的悲情之音 p.267~273
六 工業起步、潮擁都市的告白 p.274~282
七 日本文化殖民地的音符 p.283~287
八 新外來者的優勢之聲 p.288~291
九 結語 p.291~296
附錄(二) 台灣歌謠的前社會背景:以牛犁仔歌為例 [陳明仁] p.297~298
牛犁仔歌 p.299~304
卷末謝詞 [吳國禎] p.305~306
[圖] 日據時代淡水河上的「台北橋」為大稻埕烏龍茶運輸的交通要道。 P.307
[圖] 太魯閣的仙寰橋,山壁之間的吊橋日據時代稱做「鐵線橋」,這個詞語在吳晉淮所唱的「碧潭假期」中也曾出現。 P.308~308
[圖] 日本人所繪製的台灣遊覽招待圖。 P.310~311
[樂譜] 燒肉粽 p.357~356
[樂譜] 我們都是一家人 p.355
[樂譜] 學甲十三英 p.354
[樂譜] 美麗的稻穗 p.353
[樂譜] 安平追想曲 p.352
[樂譜] 桃花開 p.351
[樂譜] 客家本色 p.350
[樂譜] 海洋的國家 p.349
[樂譜] 風雨夜曲 p.348
[樂譜] 鹿港小鎮 p.347~345
[樂譜] 台灣翠青 p.344
[樂譜] 黃昏的故鄉 p.343~342
[樂譜] 意難忘 p.341~340
[樂譜] 醉彌勒 p.339~338
[樂譜] 秘彫 p.337~336
[樂譜] 往事只能回味 p.335~334
[樂譜] 碎心戀 p.333~332
[樂譜] 今宵多珍重 p.331~330
[樂譜] 台北上午零時 p.329~328
[樂譜] 蝶戀花 p.327~326
[樂譜] 青春悲喜曲(前篇) p.325
[樂譜] 青春悲喜曲(後篇) p.324
[樂譜] 牛犁歌(駛犁歌) p.323~322
[樂譜] 安童哥買菜 p.321~319
[樂譜] 在這恬靜的暗哺頭 p.318
[樂譜] 祖母的話(阿嬤的話) p.317~315
[樂譜] 母阿喂 p.314
[樂譜] 西北雨 p.313
[樂譜] 走馬燈 p.312
版權頁
封底裡
封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