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選單切換
回首頁
網站導覽
最新消息
類型瀏覽
常見問題
意見箱
本土教育相關網站
《在地》
登入
回首頁
網站導覽
您好,歡迎您的使用!
:::
首頁
/全文瀏覽
題名:第二屆蔣渭水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
原系統編號:herd2021-bk-ccl_783_3884_4431_4_v2_2010
目次可連結之章節內文影像包含紅體字章節在內
封面
第二屆蔣渭水學術研討會議程
議事規則
注意事項
主持人簡介
評論人簡介
蔣渭水的左傾之道(1930~1931):論共產國際「資本主義第三期」理論對蔣渭水的啟發 [趙勳達] p.1
摘要 p.1
一、一段未經問題化的歷史 p.2~3
二、孫中山的信徒: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二九年信仰孫文主義的蔣渭水 p.3~5
三、轉身向左:一九三〇年受「資本主義第三期」理論影響的蔣渭水 p.5~11
四、背棄孫文主義與否?從一九三一年的一場論戰談起 p.11~16
五、結論:出師未捷身先死 p.16~17
參考書目 p.18
蔣渭水、連溫卿與無產青年 [林冠瑜] p.19
摘要 p.19
一、前言 p.20
二、臺北青年會的誕生與發展 p.20~25
三、無產青年與文協分裂 p.25~32
四、結論 p.32~33
徵引書目 p.34
附錄 p.35~38
臺灣農民運動中友臺日人的兩種類型:以布施辰治與泉風浪為例 [蔡蕙頻] p.39
摘要 p.39~40
一、前言 p.41~43
二、布施辰治、泉風浪與二林事件 p.43~46
三、布施辰治與泉風浪之比較 p.46~53
四、結論 p.53~55
參考書目 p.56~58
臺灣文化協會分裂前相關社會運動者的空間與地緣聯繫:兼「北水南火」之說的再評價 [洪可均] p.59
摘要 p.59
一、序言 p.60~61
二、空間重組下的互動連結 p.61~65
三、區域與跨區域的講演辯士 p.65~74
四、蔡培火與蔣渭水的運動縱深 p.74~79
五、結語 p.79~80
徵引書目: p.81~82
文協,台灣思想史的典範生成:從解讀文協分裂後之文學文本開始 [林佩蓉] p.83
摘要 p.83
一、前言 p.84
二、喇叭手吹響前進的進行曲:在進步與解放主義中衝撞的思想 p.84~89
三、遠方,就是光明!榮耀後的寂寥與前進 p.89~98
四、文協、台灣思想史的典範生成 p.98~99
參考資料 p.100
臺灣民眾黨向「左」轉:從「謝春木」一人談起 [賴婉蓉] p.101
摘要 p.101
一、前言 p.102
二、謝春木的童年與求學歷程(1902—1925) p.102~114
三、謝春木與臺灣農工運動 p.114~116
四、臺灣民眾黨向「左」轉 p.116~119
五、結語 p.119~120
參考書目 p.121~122
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閱讀品味展現:以《黃旺成先生日記》為例 [張玉婷] p.123
摘要 p.123~124
一、前言 p.125
二、從國語學校教員到傳統漢文人的自我養成 p.125~131
三、儒教文化為基底的民本思想 p.131~139
四、結語 p.139
五、參考書籍 p.140
封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