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選單切換
回首頁
網站導覽
最新消息
類型瀏覽
常見問題
意見箱
本土教育相關網站
《在地》
登入
回首頁
網站導覽
您好,歡迎您的使用!
:::
首頁
/全文瀏覽
題名:艋舺地區鄉土教材研究專輯
原系統編號:herd2022-bk-ccl_733_911_3423_1983
目次可連結之章節內文影像包含紅體字章節在內
[封面]
局長序 [毛連塭] p.1
序 [劉玉春] p.2
目錄 p.1~6
[圖] 日據初期臺北市街圖
[圖] 台北北門承恩門
[圖] 台北西門(日據拆除)
[圖] 台北東門景福門
[圖] 台北小南門重熙門
[圖] 台北南門麗正門
壹、沿革 p.1
西風東來:西荷入台 [劉益馥] p.1~7
艋舺明清史事 [陳明玉] p.8~14
台北抗清運動史實 [陳明玉] p.15~19
台北抗日運動史實 [闞興蒲] p.20~22
台灣光復前後政經史事之比較 [劉益馥] p.23~30
艋舺政制沿革 [闞興蒲] p.31~37
艋舺市區發展史 [任永真] p.38~46
貳、地理 p.47
艋舺地名考 [潘雲琴] p.47~50
艋舺疆域、位置及地形槪說 [潘雲琴] p.51~54
艋舺與淡水河流域 [鄭麗智] p.55~60
艋舺交通槪況 [陳桂玉] p.61~69
艋舺港埠盛衰記 [陳桂玉] p.70~74
艋舺植物生態 [張美玉] p.75~88
叁、居民 p.89
艋舺先住民:雷朗族 [洪伯溫] p.89~96
艋舺地區姓氏及祖籍分析 [洪伯溫] p.97~122
艋舺地區居民之生活 [陳祖義] p.123~134
艋舺珍饈 [梁敏] p.135~136
艋舺居住形態之演變 [鄭麗智] p.137~141
艋舺婚嫁禮俗 [徐啓政] p.142~149
艋舺喪葬禮俗 [徐啓政] p.150~158
艋舺社會福利措施 [吳雪戀] p.159~166
肆、經濟 p.167
艋舺農林業經營 [洪秀蜜] p.167~172
艋舺水利槪況 [洪秀蜜] p.173~177
艋舺工商業演進 [林明彥] p.178~184
艋舺水産情況 [梁永平] p.185~194
艋舺地區公用事業 [梁永平] p.195~206
西門町與電影街 [溫瑞霞] p.207~214
伍、教育 p.215
艋舺教育文化之發軔 [洪伯溫] p.215~219
艋舺地區漢學流傳 [劉台英] p.220~226
艋舺明清及日據教育之發展 [邱惠美] p.227~236
台灣光復後艋舺之教育現況 [朱希屏] p.237~242
艋舺社教槪況 [朱希屏] p.243~246
陸、宗教 p.247
艋舺儒教思想 [洪伯溫] p.247~255
艋舺佛教之傳播 [左美玲] p.256~264
艋舺道教流傳 [黃鳳凰] p.265~270
艋舺民間信仰 [黃鳳凰] p.271~276
艋舺基督教教會探源 [陳裴裴] p.277~284
艋舺迎神賽會 [邱素玫] p.285~289
艋舺時節民間祭典 [劉文立] p.290~297
艋舺寺廟大觀 [洪伯溫] p.298
目錄 p.298
一、前言 p.299~300
二、佛教 p.300~304
三、軒轅教 p.305
四、道教 p.305~308
五、神教 p.308~321
六、理教 p.321~322
七、祖祠 p.322~324
八、基督教會 p.324~325
九、天主教 p.325~326
十、結論 p.326~332
柒、藝文 p.333
艋舺文學之傳承 [唐玉紳] p.333~353
艋舺詩詞集錦[1] [唐玉紳] p.354~373
艋舺詩詞集錦[2] [唐玉紳] p.374~393
艋舺詩詞集錦[3] [唐玉紳] p.394~417
艋舺碑文簡介 [陶德群] p.418~427
艋舺之傳統建築 [許炳禮] p.428~432
艋舺名勝古蹟 [鄒慧貞] p.433~438
艋舺民間故事與傳說 [鄒慧貞] p.439~447
艋舺民俗體育:跳繩踢毽及毽球 [李明秀] p.448~464
捌、人物 p.465
艋舺拓殖鄉賢名士傳略 [江念華] p.465~470
清代艋舺文官武職及其宦蹟 [劉中平] p.471~483
艋舺節義孝貞人物 [李大升] p.484~489
艋舺學藝人物 [劉中平] p.490~492
艋舺軼事二則 [蘇湘波] p.493~498
艋舺異聞畸說二則 [蘇湘波] p.499~504
玖、雜錄 p.505
艋舺械鬪之回顧與探討 [張哲民] p.505~512
艋舺重大天災異變 [洪伯溫] p.513~532
[版權頁]
[封底]